葉黃素什麼時候吃最好?3分鐘讓你了解葉黃素功效、挑選方式

葉黃素:守護您明亮雙眼與健康生命的關鍵營養素

您是否渴望擁有明亮清晰的視力,並維持健康的身體狀態?那麼,您絕對需要深入了解葉黃素(Lutein)——這種存在於許多蔬果中的神奇營養素。本文將帶您全面探索葉黃素的奧秘,包含葉黃素的特性、功效、最佳食用方式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幫助您充分了解葉黃素如何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葉黃素的介紹與功效:深入了解這個神奇的類胡蘿蔔素

葉黃素,屬於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家族的一員,是一種天然的脂溶性色素。它與玉米黃素(zeaxanthin)經常一起出現,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尤其在深綠色蔬菜中含量豐富。更重要的是,葉黃素在人體視網膜中央感光區的黃斑部中含量極高,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必須透過飲食或補充劑攝取。

葉黃素的特性與成分:抗氧化高手,守護視力屏障

葉黃素的強大之處在於其卓越的抗氧化能力。它能夠有效抑制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是導致細胞損傷和疾病的元兇。更重要的是,葉黃素可以過濾有害的藍光,減少藍光對眼睛感光細胞的傷害,進而保護視網膜。這也是為什麼葉黃素被譽為「護眼營養素」的重要原因。

葉黃素的功效:多重保健益處,守護您的身心健康

葉黃素功效遠不止於保護視力。它還具備多種令人驚豔的保健益處:

  • 預防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 (AMD): 這是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葉黃素可以有效降低其風險。
  • 降低白內障發生率: 白內障是另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葉黃素可以幫助降低其發生率,維持晶狀體的健康。
  • 改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葉黃素可以改善他們的視覺對比敏感度,提升生活品質。
  • 促進認知功能: 研究顯示,葉黃素可能有助於改善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功能。
  • 預防心血管疾病: 葉黃素可能有助於降低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降低癌症發生率: 一些研究表明,葉黃素可能有助於降低某些癌症的發生率。
  • 晶亮保健: 美國國家衛生院的大規模研究證實,葉黃素確實有助於晶亮保健。

這些功效都與葉黃素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密切相關。它可以抑制與發炎反應相關的細胞傳遞鏈,減少活性氧化物質(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生成,從而調節免疫系統和發炎反應。

葉黃素的攝取與吸收:從飲食到補充劑,如何有效攝取葉黃素?

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因此我們必須從飲食或補充劑中攝取。

從飲食中攝取葉黃素: 深綠色蔬菜,例如菠菜、甘藍、芥菜、綠花椰菜,以及南瓜、玉米、蛋黃等食物,都富含葉黃素。均衡飲食是獲得充足葉黃素的最佳途徑。然而,單靠飲食可能無法滿足每日所需,尤其對於挑食或飲食不均衡的人群。

影響葉黃素吸收的因素: 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因此脂肪的攝取量會影響其吸收。過多的膳食纖維可能會影響葉黃素的吸收,導致血中類胡蘿蔔素濃度下降。一些藥物,例如Orlistat(羅氏鮮),也可能降低葉黃素的吸收。此外,與β-胡蘿蔔素一起攝取可能會因競爭吸收而降低葉黃素的吸收率。

提升葉黃素吸收的技巧: 為了提升葉黃素的吸收率,建議與含有油脂的食物一起食用,例如搭配魚油。飯後15-30分鐘食用,可以更好地促進吸收。

葉黃素的安全性與建議攝取量:安全有效地補充葉黃素

葉黃素的安全性相對較高,目前沒有研究顯示長期服用會產生毒性或致畸性。但高劑量攝取(例如每天15毫克,連續服用20週)可能導致皮膚變黃。

各國對於葉黃素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略有不同: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每公斤體重2毫克。
  •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每日6毫克,可預防黃斑部病變。
  • 我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TFDA): 每日不應超過30毫克。

一般建議每日攝取6-10毫克葉黃素,但切勿超過30毫克,以免造成皮膚變黃。 持續補充15毫克左右的劑量,通常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葉黃素的食用方式與注意事項:最佳攝取時間和搭配方式

正確的食用方式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葉黃素的功效。

葉黃素什麼時候吃:飯後食用,吸收更佳

由於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建議在早上飯後15-30分鐘食用,與含有油脂的食物一起攝取,能提升吸收效率。避免空腹或睡前服用,以免影響吸收和代謝。

葉黃素的搭配:最佳夥伴,加乘保健效果

葉黃素可以與許多營養素搭配使用,但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 B群: 一般而言,葉黃素可以與B群一起服用。
  • β-胡蘿蔔素: 由於兩者吸收途徑相似,一起服用可能會互相影響吸收,因此通常不建議同時補充。
  • Omega-3魚油: 搭配高濃度Omega-3魚油,可以提升葉黃素的吸收和效果。
  • 其他複方成分: 一些複方保健品中,葉黃素會與山桑子萃取、黑豆萃取等成分搭配,以達到更全面的保健效果。

葉黃素的食用禁忌與注意事項:謹慎食用,安全第一

以下情況下,不建議額外補充葉黃素:

  • 懷孕或哺乳期婦女
  • 正在服用其他藥物
  • 曾對藥物有過敏反應者

如有特殊體質,請諮詢專業醫師意見後再食用。

其他注意事項:

  • 深綠色蔬菜的葉黃素含量高於橘黃色蔬菜水果。
  • 過多膳食纖維可能干擾葉黃素吸收,建議隔餐補充。

葉黃素的食用效果與時間:持之以恆,才能見效

葉黃素的保健效果並非立竿見影,一般需要持續服用3-6個月才能看到較明顯的效果。維持體內葉黃素濃度至少需要持續6個月以上。持續性的補充,才是關鍵。

葉黃素與其他營養素的比較:葉黃素、花青素、蝦紅素的差異

葉黃素、花青素和蝦紅素都具有保護眼睛的功效,但它們的作用機制和效果略有不同。葉黃素提供長期的保護,而花青素和蝦紅素則更偏向立即性的調節。建議可以同時補充這幾種營養素,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葉黃素推薦產品與選擇建議:如何選擇適合您的葉黃素補充劑?

市面上葉黃素產品琳琅滿目,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至關重要。在選擇時,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劑量: 選擇符合每日建議攝取量(6-10毫克)的產品。
  • 純度: 選擇純度高的產品,避免雜質影響吸收。
  • 來源: 了解葉黃素的來源和萃取方式,選擇來自可靠來源的產品。
  • 添加成分: 查看產品成分表,避免含有不必要的添加劑或可能產生交互作用的成分。
  • 認證: 選擇通過相關認證的產品,確保產品品質和安全性。
  • 價格: 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

請務必仔細閱讀產品標籤,並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

葉黃素常見問題解答:解答您的疑惑

Q1:葉黃素什麼時候吃最好?

A1:建議在早上飯後15-30分鐘食用,與含有油脂的食物一起食用,可以更好地促進吸收。

Q2:葉黃素可以長期服用嗎?

A2:葉黃素相對安全,可以長期服用,但應注意劑量,避免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

Q3:葉黃素有什麼副作用?

A3:高劑量服用可能導致皮膚變黃,其他副作用較少見。

Q4:葉黃素和花青素有什麼不同?

A4:葉黃素和花青素都是抗氧化營養素,但葉黃素主要作用於眼睛的黃斑部,而花青素則對血管有保護作用。

Q5:哪裡可以買到葉黃素?

A5:藥局、保健食品店、網路商城等均可購買。

Q6:葉黃素對兒童有益嗎?

A6:兒童也需要葉黃素,但需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重調整劑量,建議諮詢醫生或專業人士。

Q7: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可以服用葉黃素嗎?

A7: 建議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在服用葉黃素前諮詢醫生。

為您的健康和視力投資,從今天開始補充葉黃素!葉黃素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素,它不僅能保護您的視力,還能為您的整體健康帶來許多益處。通過均衡飲食或補充劑,您都可以獲得充足的葉黃素,為您的明亮雙眼和健康生活保駕護航。

參考資料References:

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2008/project_3.html

https://healthformula.com.tw/article/lutein-recommend/

https://www.fbshop.com.tw/Article/Detail/88803

https://www.joinhome.tw/blogs/%E9%83%A8%E8%90%BD%E6%A0%BC/85039

苦瓜胜肽的真相?糖尿病的救兵?專家解析苦瓜胜肽的益處與壞處

苦瓜的主要原產地為亞洲、南美洲、印度等地,該蔬果植物屬於葫蘆科,擁有多種生理效能,如抗氧化、防癌、抗炎、抗菌、良好的胃腸健康、神經保護和改善腦部代謝疾病(如肥胖、降低血脂和血糖等),因此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受到廣大居民的熱衷。市面上也可見到苦瓜汁和其他飲品、苦瓜粉或苦瓜膠囊等產品。

許多具有苦味的食材或中藥材已被科學研究確認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如黃連、蓮子心和龍膽草等,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比上述藥材更常見於我們飲食中,有著密切關聯的-苦瓜。研究證明,苦瓜包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和功效,我們今天的重點則在於其降血糖的效果。

目錄
苦瓜胜肽,真的是降低血糖、對抗糖尿病的救星嗎?苦瓜胜肽是什麼?苦瓜胜肽的好處與益處有哪些? 控血糖模仿胰島素刺激胰島素釋放減緩碳水化合物消化抗癌降壓 苦瓜胜肽該如何進食才有效?吃苦瓜胜肽有何副作用和禁忌?

苦瓜胜肽是降低血糖、對抗糖尿病的法寶嗎?

苦瓜在亞細亞、南美洲、印度等地蔚為盛產,該葫蘆科食材具有抗氧化、防癌、抗發炎、抗菌、改善腸胃功能和神經保護等農功效,並且對於改善代謝性疾病(如肥胖、降低血脂和降低血糖等)有所助益。不只可以用來烹調食物,市面上也可看到其製成飲料、粉末或膠囊等產品。

許多研究都有指出苦瓜和其萃取物有佳的血糖調節能力,一項針對人體進行的試驗給予糖尿病病患苦瓜的水溶物或粉末,連續服用三週,結果發現這樣能降低血糖,帶來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效果。另一篇研究更進一步,給予100位2型糖尿病病患飲用苦瓜汁,證實其能降低空腹血糖,並抑制飯後血糖的上升。

另一場臨床試驗則是在七天的試驗期間,將二型糖尿病患者分兩組,一組只進行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而另一組則是除了服用降血糖藥物外,再佐以苦瓜萃取物。實驗結果顯示,使用口服藥物與苦瓜萃取物攜手對抗血糖的組別,雖然藥物劑量只有另一組的一半,但降血糖的效果卻更為明顯。

還有一項長達三個月的隨機對照實驗,結果發現,進行苦瓜萃取物治療(每天2.3公克)的組別,相較於接受安慰劑治療的組別,對於二型糖尿病患者有較好的降血糖以及提升對胰島素敏感性的效果。苦瓜中的一種重要降血糖成分-苦瓜胜肽,其也在初次的臨床試驗中被證實能改善空腹血糖值及長期約三個月的血糖控制指標-HbA1c

苦瓜胜肽其實是什麼?

苦瓜不只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礦物質,在其中更能發現多種具有豐富效能的成分,如酚類(phenol)、皂素(saponins)、生物鹼(alkaloids)、多醣類(polysaccharides)、三萜類(triterpenes)、特殊蛋白質、類黃酮(flavonoids)、植物固醇類(steroids)及糖苷類(glycosides)等。

而在所有的活性成分中,類胰島素胜肽(insulin-like peptides)已經表現出顯著的降血糖效果。所以到底什麼是苦瓜胜肽呢?簡單來說,它就是通過萃取苦瓜並分離出的具有活性的蛋白胜肽和其水解物,這些就被稱為苦瓜胜肽(bitter melon peptide)。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公司就可以成功進行胜肽的定序並且進行專利申請。

苦瓜胜肽的益處與好處有哪些?

胜肽是苦瓜萃取的一種大型蛋白質及其水解產物的統稱,不同的苦瓜胜肽會有不同的功能。以下是我們挑出幾項來討論:

血糖控制
64位糖尿病病患進行每日補充苦瓜胜肽的實驗,試驗進行了三個月。結果發現在三個月後接受開始補充的病患,其空腹血糖數值就可以降低到126 mg/dL,與未進行補充的對照組相比,其HbA1c數值也有明顯的改善。另外,苦瓜可以藉由多種不同的生理機制來達到降血糖的效果,例如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骨骼肌組織對於血糖的使用、降低對於葡萄糖的吸收或者提高β細胞對於血糖的抵抗力等等。此外,還有更多研究針對了苦瓜胜肽降低血糖這一點進行深入的探索。

模擬胰島素
在對糖尿病動物模型進行測試時,進行了polypeptide-p注射測試(每kg體重注射2.5毫克)。在1小時、2小時、4小時之後都進行了血糖檢測,結果發現,接受注射之後的第2小時和第4小時,其降血糖的效果與注射胰島素後的效果如出一轍。

刺激胰島素分泌
在對糖尿病動物模型進行測試時,塗餵了每kg體重20毫克的苦瓜胜肽萃取物。在塗餵後的30分鐘、60分鐘、120分鐘測試都明顯地顯示了降血糖的效果。除了這些之外,在28天的長期測試中,接受苦瓜胜肽與口服降血糖藥物glibenclamide的組別,都曾顯示出可以刺激胰腺釋放胰島素、同時降低空腹血糖數值的效果。這也就是說,苦瓜不僅可以幫助控制血糖,同時還有降低總膽固醇濃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濃度、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濃度的效果。

延緩醣類吸收
對於苦瓜中蛋白質的提取物而言,在實驗室環境中可以展現對α澱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進行抑制的效果。這兩種酶在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過程中都具有重要的角色,若這兩種酶的活性過高,則會使得飯後的血糖攀升過快。對於糖尿病的動物模型而言,經過塗餵苦瓜蛋白提取物測試,證明其對延緩飯後血糖的效果與臨床口服降血糖藥物Acarbose的效果無異。

抗癌效果
苦瓜提取物具有可以抑制乳腺癌細胞增生的效果,並可有效提升乳癌模型動物的存活率。另有研究發現,苦瓜胜肽可以刺激結腸癌細胞進行細胞凋亡,從而有效抑制結腸癌的發展。

降壓
在蘿蔔提取物中有連個胜肽被確認有降血壓的效果,由實驗室數據分析可以見到這兩個胜肽對於抑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 (ACE)具有明顯效果。而ACE酵素與血壓是正相關的,ACE抑制劑就是降血壓的一種用藥。而在高血壓的動物模型中,苦瓜胜肽的降壓效果也有明確的體現。

苦瓜胜肽該如何進食才有效?

由於苦瓜胜肽是由一大群的蛋白質水解產物組成,不同的胜肽片段的有效劑量差距很大,因此建議根據實驗數據或是產品包裝所示的建議量來食用,目前一般所接受的量為每日500-1000毫克不等。

苦瓜胜肽有何副作用與禁忌?

大量進食苦瓜可能導致胃腸道不適、腹疼腹瀉、頭痛或由於血糖過低引發昏厥。而患有蠶豆病的病患也被證明,進食苦瓜會引發蠶豆症相關的病症;動物實驗也指出長期大量食用苦瓜、有可能影響受孕甚至於引發流產。相較於原始的苦瓜,製成苦瓜胜肽是通過將其中富含功效性的胜肽片段提取然後進行純化,因此其副作用與相對優於苦瓜萃取物或是未經純化的苦瓜粉末。一般而言,苦瓜胜肽安全且效果顯著,在進食前也能與醫療專業人員討論,並且避免與藥物一同服用,以免造成藥物與營養素的相互影響。

在很多的食療中,苦瓜已經被廣泛地使用。再加上近期學界的持續研究證明了其中的降血

關於花青素的說明?專家闡述花青素的效益、花青素含有的食品、最佳補充時間!

花青素(anthocyanidins)是大自然中存在的天然色彩,其中在自然色彩眾多的種類裡,用途普遍運用於食品研發和作為健康保健的色彩因素主要分兩大類型,一個是易溶於脂肪的胡蘿蔔素系列,比較出名的有葉黃素或玉米黃素;另一個則是容易溶於水的色素,也就是指的花青素。關於花青素與前花青素的關係、花青素對身體的優點、哪些食物裡含有花青素等等,我們接下來將一一開始提及。

目錄
1. 花青素解釋
2. 花青素與前花青素何所不同
3. 花青素的生理特色
4. 花青素有哪些效益?
5. 含花青素的食品有哪些?
6. 花青素何時適合補充
7. 花青素適量攝取量
8. 哪些人群適合補充花青素
9. 花青素配方是否更有效果?

花青素是什麼?
花青素(anthocyanidins)是存在於植物中的黃酮系列類多酚化合物,根據其結構是否經過改變,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大類:
花青素(anthocyanidins)
花色素苷(anthocyanins),即經過修飾的花青素

然而鑑定過的花色素苷至少有超過一千多種,大部分是由六種最常見的花青素結構所轉化,以自然界的存在數量來進行排列,分別是:
橘紅色的矢車菊素(cyanidin)
鮮紅色的飛燕草素或翠雀花素(delphinidin)
橘色的天竺葵素(pelargonidin)
橘紅色的芍藥素(peonidin)
藍紅色的錦葵素(malvidin)
紅色的矮牽牛素(petunidin)

花青素與前花青素有何差異?
雖然前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與花青素同樣都屬於黃酮類多酚化合物,看似名稱與結構相似,然而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許多差別。
常見的前花青素體結構有兩種,分別是A型前花青素或B型前花青素。
在環境酸值及熱度影響之下,前花青素會轉變成為鮮艷的花青素,相對於花青素來說,前花青素的色彩較為單一,尤其以紅色最為常見。
整體來說,不管是花青素或前花青素的穩定度會被光線、氧氣、酸鹼值、金屬離子以及分解酵素等因素影響。[1]

花青素的生理特性
當消耗花青素後,部分會透過胃部進行吸收,大部分則是透過小腸來吸收,至於吸收到的花青素,約在半小時至四小時後(視花青素種類的不同)可於血漿中找到其最大值,接著可經由小腸將花青素進行代謝或將其傳送至肝臟、腎臟進行進一步的代謝,最終則是由尿液將其排出體外;另外,無法由人體進行消化、吸收的花青素,則會進入大腸並與腸內的細菌產生作用或直接通過糞便從體外排出。[2]

花青素有哪些功效?
除了花青素與前花青素能夠為人體提供色彩絢麗外,也同時有以下的效益:

花青素效益一、抗氧化作用
花青素的抗氧化效力,主要透過以下兩個方式:
第一個是利用其結構與缺少電子的自由基分子進行結合,此舉將降低自由基的不穩定度。
第二個則是透過調整基因的方式,提升體內抗氧化酵素的活性,而降低內源性自由基的生成。
實驗證實,當補充了草莓或紅酒與餐后,人體內的花青素濃度及抗氧化能力有明顯的正相關;另外一項對人體的實驗亦證實,補充300克的草莓(約含9.57毫克花青素)可以增強體內的抗氧化能力。[7]

花青素效益二、抗炎作用
花青素除了能抑制發炎途徑上的基因與蛋白質的表現,對於發炎途徑上的基因及蛋白質的表現,也能減少發炎介質,如細胞激素或前列腺素的產生。
人體實驗發現,補充紅酒萃取物12克(含183.8毫克花青素)可透過調節內皮細胞趨化因子(chemokines)而抑制體內發炎反應。[8]

花青素效益三、視覺有益
花青素對於視覺上的優點,因為可能穿越血液視網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到達眼部組織,所以對於視覺的優點相當多。例如調控視網膜色素以提升在黑暗中的視覺、提升視網膜微血管循環能力、給予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生進展、透過抗氧化與抗炎的作用對降低視網膜炎與白內障的發生等等眼部疾病具有降低的效用。
實證顯示,健康的成年人補充50毫克的黑醋栗來源的花青素,能夠緩解長期(連續兩個小時以上)使用電腦後眼睛疲態的感覺;每次補充180毫克山桑子提取物(含花青素45毫克),每天兩次,連續四個月,可以預防老年性白內障病程的進展;有正常眼壓的青光眼患者在補充藍莓來源的花青素後,透過抗氧化力並增加血液的循環,從而提通整體的視覺功能。[3]

花青素效益四、神經保護、改進認知功能
花青素具有抑制神經炎症、調整神經訊號傳遞的作用。另外,也有助於提升腦血管血流,防止認知功能的退化或延遲神經性退化疾病。
實證顯示,連續補充12週富含花青素的櫻桃汁200毫升,對於有輕度到中度認知功能異常的老年人,可以提升語言溝通的流暢度、學習能力、記憶力及改進認知功能。[9]
另外一項雙盲試驗中,65-80歲的受試者,連續補充藍莓提取物三個月,可以獲得較佳的行為能力(如注意力、決策或抽象思考等)及情節記憶(如與時間、地點或特定事情的記憶)。[10]

花青素效益五、有助於心臟健康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減緩LDL(壞的膽固醇)氧化、抗炎以及抗血小板凝集的效用,這些作用使花青素進而能夠對心臟健康提供良好的保護效用。
實證顯示,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每天補充300-500毫升含有花青素的葡萄汁,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11]
對於有高膽固醇血症的受試者,每天使用320毫克的花青素持續12週,有效地提高血管的擴張性、提升HDL數值(好的膽固醇)及降低三酸甘油酯、LDL及糖化血色素(Hemoglobin A1C,HbA1c)。[12]

花青素效益六、抗菌及抗寄生蟲活性
花青素會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或細胞膜的完整性,對細菌的型態上的完整性產生影響,所以減少與宿主的結合能力,另外,花青素也可能直接影響微生物酵素的活性,而干擾其繁殖或形成生物薄膜的能力。
由於花青素具有干擾及抑制細菌生長的能力,對於泌尿道感染可能有一定的幫助。
受研究認可的實證顯示,劑量至少36毫克以上的A型前花青素(A-type proanthocyanidin,PAC),有效地降低細菌與膀胱上皮細胞結合能力,以降低泌尿道感染風險。

花青素何時適宜吃?
花青素屬於水溶性營養素,食用的時間當然無影響,不過有文獻提到純粹的補充花青素吸收效率並不好,可能高脂飲食同樣會對花青素消化過程產生干擾,所以,儘量在非高脂飲食的飯後進行補充。

花青素攝取量
雖然一般人消耗花青素的耐受性相當好,但會在高劑量下(每次160毫克,每天兩次)連續一至二個月,仍然有4%的受試者,發生胃腸道及皮

攝取葡萄糖胺護關節已過時?行家針對葡萄糖胺效能及副作用進行解說

葡萄糖胺在維護關節健康上的重要性,除了有這3種益處外,同時我們也要留意應如何正確使用葡萄糖胺、攝取的時間以及其可能的副作用!或者你可以考慮另一種更優質的關節保養食品「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

我們經常聽到長輩們會提及,若是關節不適,就該多攝取葡萄糖胺。不過葡萄糖胺究竟是什麼? 它是否對治療關節炎有所助益呢?

目錄
讓我帶領您了解葡萄糖胺的本質,有那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胺?葡萄糖胺有哪些功效和好處呢?葡萄糖胺的好處有一、治療關節炎(最知名的效果)葡萄糖胺的好處有二、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葡萄糖胺的好處有三、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請注意葡萄糖胺可能有的副作用葡萄糖胺應在何時攝取?每日的攝取劑量應是多少呢? 若不以葡萄糖胺,那有什麼其他的關節保養品呢? 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 (undenatured collagen type II,UC-II) 玻尿酸 魚油 甲基硫醯基甲烷 (methyl-sulfonyl-methane, MSM) 薑黃 維生素C 結語 討論

首先我們來了解葡萄糖胺是什麼?
葡萄糖胺是一種葡萄糖的衍生物,將其一個羥基取代為胺基後形成的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含量最豐富的單糖之一。此化合物是存在於軟骨以及其他結締組織中的基本成分。工業上大多利用甲殼類的外殼或是真菌的細胞壁,提煉得到葡萄糖胺的成分。

我們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產品中,大多數含有葡萄糖胺 (Glucosamine)的成分,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
藥品:硫酸鹽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

具有完善的研究報告
純度較低:80%
有效成分較低:約62.8%
含有較高的鈉鹽(過量攝取鈉可能導致三高等併發症)

💡該種技術已較為老舊
保健食品:鹽酸鹽葡萄糖胺(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

已有相應的臨床研究報告,但報告數量較硫酸鹽葡萄糖胺少
純度較高:99%
有效成分較高:約83.1%
含鈉鹽量較低

💡較新的技術
保健食品:N-乙醯葡萄糖胺(N-acetyl Glucosamine)
💡目前尚無研究支持其對改善關節炎症狀有所幫助

有那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胺呢?
天然食材中,如蝦、蟹、貝殼類的外殼,含有大量的幾丁聚醣和甲殼素,這是葡萄糖胺的大分子聚合物。但由於人體的腸胃道無法消化這種成分,因此人體無法直接吸收和利用這種成分,所以很難從天然食物中獲得大量的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有哪些好處及其效能呢?
葡萄糖胺的好處及其效能首先有一、治療關節炎(最了解的效果)
過去的研究曾指出,患有慢性關節炎的病人,在每天適量補充硫酸鹽葡萄糖胺可以幫助刺激並恢復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主要的治療機理在於,能夠促進軟骨組織內的黏多醣的合成,并同時促進骨間組織的合成,另外,還能夠增加滑囊液的產生,進而改善滑囊液的黏性 [1] [2]。
然而,目前關於葡萄糖胺對於關節炎的影響,近十年來已有許多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進行整合研究,進行更大規模的分析並得到一些與過去不同的結論。該研究主張,葡萄糖胺對於膝關節炎和髖關節炎的影響與安慰劑並無差異,並且在2010年的大規模『網路統合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中,研究發現葡萄糖胺並不能使關節炎的疼痛得到明顯的減緩,也對關節縮窄的現象無明顯改善,所以提出建議,不應繼續開立此種藥物為患者治療。再後來的研究中,某些研究結果表明其有療效,某些則表明其無療效 [3] [4] [5] [6] [7] [8]。
針對國際臨床的應用,由於目前實證上資料並不足以證實其效用,所以許多國家的骨關節治療臨床指引都選擇暫時不採用葡萄糖胺治療的方式。其中包括美國骨科醫學會 AAOS、美國衛生部醫療照護研究及品質機構AHRQ、英國國家健康照護優化研究院NICE、跨歐、美、亞洲的國際骨關節炎研究學會OARSI等等。
💡滙整國際上的骨科專業指引,台灣衛生福利部也於2018年初進行調整,不再續上健保支付葡萄糖胺類產品的費用。

葡萄糖胺的好處及其效能第二,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由於細胞研究及動物實驗的結果,我們認為葡萄糖胺可能可作為一種免疫調節抑制劑,以治療人類異位性皮膚炎[9]。而由小型的人體臨床研究中我們發現,若將葡萄糖胺與環孢素(Cyclosporine,一種口服免疫抑制劑藥品)結合使用來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效果比僅使用環孢素更佳,而且並不會增加更多的副作用[10]。

葡萄糖胺的好處及其效能第三,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在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中發現,有服用葡萄糖胺的人可能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罹病風險 [11] [12],以及肺癌的罹病風險 [13]。不過,目前尚未有臨床研究能證實此觀點。

在我們使用葡萄糖胺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副作用呢?
葡萄糖胺對於大多數健康的成年人都是安全的,不過它可能會有以下的副作用:
身體部位 副作

如何理解UCII/UC2?專家解析UCII/UC2的效用、選購3重點

UC2 /UC-II是一種包含從雞胸部骨骼中取得的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的特許產品,UC2的主要效應在於它能夠作為治療關節炎、骨關節病和風濕性關節炎症狀的新型醫療方法,也是近期新興且受矚目的保健食品配劑。那麼,研究中的UC2真的有用嗎?跟葡萄糖胺相比,誰的效果更好呢?UC2會有副作用嗎?如何選擇適合的UC2產品?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吧。
本文內容
什麼是UC2/UC-II?UC2有什麼效用?UC2功效一、能改善骨關節病UC2功效二、可舒緩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UC2功效三、有助於提升骨質密度UC2膠原蛋白與葡萄糖胺有哪些不同?1. 葡萄糖胺2. UC2膠原蛋白(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缺乏二型膠原蛋白UC2/UCII的症狀有哪些?UC2會有副作用嗎?飲食中有含UC2/UC-II膠原蛋白嗎?什麼時候該吃UC2?要吃多少才有效?UC2/UC-II可以跟什麼一起吃?選擇UC2的3大要急有專利的產品含有40毫克的產品含有複合成分的產品
什麼是UC2/UC-II?
大家常常會聽到UC2/UCII,其實就是指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 (undenatured type II collagen,UC-II ®) ,這是一種含有從雞胸部的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的特許產品。這也是近期關節保健領域的重要成分。過去,境節保健品中最為人所知的成分就是葡萄糖胺,但是在UC2/UCII的研究被公開後,這也成為了骨關節保健的新熱點。
UC2的好處在於,即使是劑量比較小的量,對於其他關節疼痛的病患來說,這都有顯著的效果可以看到,包括不論是關節僵硬、休息後僵硬、使用關節時的疼痛加劇,還是關節活動和功能喪失等,UC2都能作為治療關節炎、骨關節病和風濕性關節炎的新手段。
進階閱讀:推薦UC2/UC-II,比較11種市售的關節保健品

UC2有什麼效用?
UC2功效一、能改善骨關節病
早期研究証明,食用含有二型膠原蛋白,以及MSM,和脂酶、維他命C、薑黃以及鳳梨酵素等特定元素的產品[2],口服12周後,能夠減少骨關節病病患的關節痛和觸痛。
臨床試驗也証明,使用天然二型膠原蛋白原產品,對於膝部骨關節炎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3] [4]。
進階閱讀:何謂骨關節病?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治療以及保養方法

UC2功效二、可舒緩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
部分研究發現,像是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藉由口服這類產品來進行治療,並透過這種方式來抑制免疫系統的反應,這樣的方法叫做「口服的耐受性」。研究顯示,口服二型膠原蛋白,能夠減少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的關節腫脹和壓痛[5] [6]。

UC2功效三、有助於提升骨質密度
UC2/UCII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能夠幫助骨骼進行鈣化,而且能降低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的數量,透過減少氧化壓力來提升骨密度,對於增加骨質密度有正面的效果。

UC2膠原蛋白與葡萄糖胺有哪些不同?
提及關節的保健品,最常被聯想到的就是葡萄糖胺,其次就是近年電視廣告大量曝光的UC2/UC-II。為何UC2這幾年突然流行起來?跟葡萄糖胺有何區別呢?
1. 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是一種胺化糖,通常從甲殼類動物外骨骼提取,也可以人工製造,是軟骨基質的一種主要成分,已經被用於關節保健上好一段時間了,但根據近年來重新分析過去的研究結果顯示,葡萄糖胺對於關節疼痛的緩解效果有限,因此衛福部於2014年就已經取消對葡萄糖胺的補助了。
進階閱讀:從考慮吃葡萄糖胺來保養關節?3種關於葡萄糖胺的效用以及附帶副作用的知識

2. UC2膠原蛋白(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
UC2膠原蛋白來自雞軟骨,它保持有天然的三級結構,有許多的臨床實證研究支持。UC2對於關節的緩痛效果相對明確,因此成為關節護理保健食品的新寵。
膠原蛋白有多種型態,像是一型常常用於保養肌膚,而二型則主要被應用於保健關節。此外,還有變性和非變性膠原蛋白之分,購買時,必須確認是否為「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才能選到真正有效的膠原蛋白產品。“`

何謂玻尿酸?每日攝取與使用的最佳方式是?七大特效及可能的副作用應如何處理

玻尿酸(HA、hyaluronan、hyaluronic acid)亦名為透明質酸,或稱玻醣醛酸。人體細胞中隨處可見玻尿酸的存在,它能對組織進行潤滑與結構支撐,同時亦能助於保水。除了美顏養身功能外,對於關節磨損減緩與維護身體運動順暢亦有貢獻。此外,它更是預防眼睛乾燥的關鍵成分。

目錄
何為玻尿酸?玻尿酸的大小、特性及應用玻尿酸如何組成?哪些功效與好處已經經過實證驗證?1. 肌膚健康與柔順度的提升2. 傷口療癒加速3. 保護關節潤潤滑度,紓緩關節痠痛4. 舒緩胃酸逆流症狀5. 緩解乾眼與不舒適感6. 骨骼強度維護7. 預防膀胱疼痛玻尿酸塗抹與口服哪一種好?口服玻尿酸的來源有哪些?使用玻尿酸有什麼副作用?
何為玻尿酸?

玻尿酸(HA、hyaluronan、hyaluronic acid)亦名為透明質酸,或稱玻醣醛酸。人體細胞中隨處可見玻尿酸的存在,它能對組織進行潤滑與結構支撐,同時亦能助於保水。除了美顏養身功能外,對於關節磨損減緩與維護身體運動順暢亦有貢獻。此外,它更是預防眼睛乾燥的關鍵成分。

玻尿酸可以在我們的結締組織、上皮組織和神經組織中找到,特別在皮膚,玻尿酸的含量佔了全身的一半,除了皮膚,其在關節、眼窩和其他組織的濃度也是相對較高,可以幫助我們保留膠原蛋白、增加水分,亦能使我們的皮膚更有彈性且更為柔軟。

玻尿酸的大小、特性及應用
玻尿酸的分子可以帶走500-1000倍其重量的水分,是現今公認的最佳保水成分,因此在保養品和化妝品中有廣泛的應用。在作為細胞外基質之餘,玻尿酸在我們身體的其他部分也有著許多的特性和功能,對於抗衰老治療頗有幫助。
美妝護膚:由於玻尿酸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現在已經成為了許多面膜、護膚品的主要成分。
醫美應用:經常被用來作為皮下注射,可以填補凹洞疤痕、增加皮膚的飽滿感、減少皺紋的產生。
常規醫療:玻尿酸可透過關節注射的方式使用,可以增加關節的潤滑度,減少膝蓋疼痛和關節磨損的症狀。
口服保健品:口服玻尿酸在身體內經過消化吸收之後,可以被運送到身體內需要玻尿酸的組織,從而達到護膚功效。
玻尿酸分子量不同,應用領域也有所不同:
大分子玻尿酸:在100萬-220萬之間,適合用作支撐結構。
中分子玻尿酸:在5萬-100萬之間,可以使皮膚的表皮層更為柔軟,維護表皮的健康。
小分子玻尿酸:在5千-5萬之間,可以幫助增加皮膚內層的保水能力,避免皮膚乾燥。

玻尿酸是如何構成的?
玻尿酸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醯葡糖胺兩種雙醣形成的聚合物,這兩種成分通過交替結合形成糖苷鍵,長度可以達到25,000個雙醣連接。
人體滑液中含有的玻尿酸平均分子量為300-700萬道爾頓,而從人臍帶中提取出的玻尿酸大約為300萬道爾頓。
玻尿酸同時含有矽元素,矽元素的含量取決於身體內的位置,不同的分子大小對於玻尿酸的不同功能也有重要作用。在正常組織中,較大分子的玻尿酸可以幫助控制發炎/自由基傷害、乾燥等反應。
另一方面,較小的玻尿酸聚合物可以向免疫系統發送信號,引發發炎反應來幫助傷口癒合。

玻尿酸實證證實的功效與好處是什麼?
1. 促進皮膚健康與柔順
大概一半的玻尿酸存在於你的皮膚內,與水結合能幫助保持皮膚內的水分。外部補充玻尿酸可以防止自然老化和曬傷、抽煙煙霧與污染物衍生對皮膚的傷害。
💡玻尿酸保健食品可以幫助增加皮膚水分,減少細紋和皺紋的生成[1][2]。
💡玻尿酸針劑注射可以使皮膚看上去更緊實[6][7]。

2. 加速傷口痊癒
天生的皮膚細胞內有玻尿酸的存在,在傷口痊癒過程中有關鍵的作用。受傷時,玻尿酸的濃度會增加[8][9]。
💡直接於開放性傷口使用玻尿酸可以加速治療過程,減小傷口的面積並減緩疼痛[10][11][12][13]。
💡玻尿酸也具有抗菌性,於開放性傷口上使用可以降低感染風險[14][15]。
💡在口腔內使用可以減緩口腔傷口的潰瘍,並加速口腔手術後的痊癒[16]。

3.保持關節潤滑,緩解關節疼痛
玻尿酸存在於我們的關節裡面,可以使關節保持充分的潤滑。
💡玻尿酸對關節炎病人有很大的幫助,根據針對年齡40-70的患者的研究,每日使用80-200mg的玻尿酸兩個月以上,可以明顯減輕膝關節炎患者關節痛的程度[17][18][19][20]。
💡玻尿酸亦可直接注入關節,以達到緩解關節疼痛的效果[21][22]。

4.舒解胃酸返流的症狀
研究表明,玻尿酸可以幫助減輕胃酸返流的症狀,並加速恢復受損的食道。
💡食品中含有玻尿酸和硫酸軟骨素可以幫助舒解胃酸返流的症狀[23][24][25]。

5.緩解乾眼和不舒適的感覺
玻尿酸具有出色的保濕能力,可以用於治療乾眼症。
💡含有0.2-0.4%玻尿酸的眼藥水已經證明可以減輕乾眼的症狀,並改善眼睛的健康[26][27][28]。
💡現在有正在研發的含有緩釋玻尿酸的隱形眼鏡,可能成為治療乾眼症的方法[29][30]。
💡在眼科手術中,經常使用玻尿酸眼藥水來減輕炎症的症狀,並加速傷口的癒合[31][32]。

6.維護骨骼的強度
高劑量的玻尿酸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
💡動物實驗表明,玻尿酸可以幫助減緩骨質減少的速度[33][34]。
💡在細胞研究中,發現高劑量的玻尿酸可以增加骨細胞的活性[35][36]。

7.預防膀胱的疼痛
研究顯示,玻尿酸可以通過管道直接置入膀胱,有助於減緩間質性膀胱炎或膀胱疼痛症候群帶來的疼痛和頻尿[37][38][39]。
目前還不清楚為何玻尿酸可以舒緩這些症狀,但是研究人員理論上推測,這可能是由於換尿酸可以修復膀胱組織的損傷,進而使其對疼痛的感度降低[40][41]。

塗抹或口服玻尿酸哪種好?
依照玻尿酸的大小與特質有著不同的效果與應用,比如說擦或口服的玻尿酸可以補充皮膚所需要的水分,並增加支撐結構。敷面膜或者做皮膚保養可以強化皮膚上層的保水力,並鎖住水分。所以,根據使用感來選擇不同的玻尿酸對應擦或口服,都是可以嘗試的行為。

口服玻尿酸來源有哪些?
通常有兩種玻尿酸來源,台灣衛生福利部允許使用的有天然提取物雞冠與流行鏈球菌發酵物。這兩個玻尿酸來源在關節保養、美容及保護皮膚水分方面都有相關的研究,因此都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使用玻尿酸有副作用嗎?
在使用玻尿酸保健品時通常都是很安全的,以下的情況需要諮詢醫生的建議再使用:
孕期或者在哺乳的女性:由於對於玻尿酸的影響並未有很完整的研究,因此建議諮詢醫生的意見再使用。
有癌症或者有癌症病史的人:請避